武汉要力争3天
完成全市千万人口核酸检测
从核酸采样到结果公布
中间经过了哪些过程?
准确性如何?
记者今天前往了武汉“火眼”实验室
进行了实地探访
接收样本:在实验室外的清洁区域,工作人员会接收从各个送样点送过来的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内进行咽拭子样本信息的核对和确认。
样本分装:从人工到智能化,今年实验室启用了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仪器,可实现自动开盖关盖和条码信息录入,大大提升了效率,提高了标准化程度,也降低了人员感染风险。
核酸提取:分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会用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超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进行核酸提取。
核酸扩增:耗时最长的环节,在经过2到3小时后,工作人员会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识别处理并上传至报告系统,分发给送样单位或指定的对接机构。
以上各个环节都是在不同的实验室完成,全检测过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
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员核酸检测采用的是不超过10:1混采(干混)方式,是指将10份拭子放在同一管保存液中,从检出率来看,相对于湿混检测有一定优势。
武汉“火眼”实验室副主任吴昊
“干混能够充分地融合所有来自于10个样本的脱落细胞,样本能够充分地混在一个单独的保存液里面,但是湿混是来自10个不同的试管,这样可能会由于定量的原因或其它原因,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一些偏差,所以干混的准确度稍微更高一些。”
据介绍,实验室组织了近60名技术人员投入核酸检测工作,在采用了全新的高精尖设备后,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也较去年有了进一步增强。
武汉“火眼”实验室副主任吴昊
“当前我们能够满足的通量是在最早设计之初的2万例的单管,如果根据整个疫情防控的需求,需要我们做更大通量的提升,我们也还有非常大的可拓展空间。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广泛检测,比如去完成10万例到20万例单管的检测,我们整体可以投入200名到300名的人员就可以完成这一系列的检测工作。”
除了专业检测机构,全市多家医院也在这个“看不见的战场”上昼夜奋战。5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武汉市一医院PCR实验室,咽拭子采集样本正分批送达。
据悉,这间实验室从8月3日开始就进入了24小时不停歇状态,来自输血科和医学检验科的27名核酸检测员,每3人一组、每6个小时一班,实行随到随检工作模式,大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手上皮肤起皱已经成为常态。
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下,该院每日单采单检能力达到1万份,在10人混检情况下则可实现单日检测10万份以上。
武汉市一医院输血科主任王顺
“我们要保证所有的结果到了我们科室,6小时之内报告可以发出。我们现有的人员的经验比原来要丰富得多,而且硬件设备相比之前也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我们的检测能力也得到提高。”